“調解工作就是要把群眾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忻州市岢嵐縣77歲的人民調解員張文翰以案說法,暢談30年調解工作的8個心得,引起大家熱烈掌聲。家庭矛盾、企地矛盾、經濟糾紛案、勞動糾紛賠償等一樁樁案件、一條條實用管用心得,讓大家身臨其境,受益匪淺。每個案例都透射出法理情的光芒,映照著“楓橋經驗”的持久活力和豐富內涵。
9月8日,全省矛盾糾紛化解培訓舉行矛盾糾紛案例交流競賽,各市選送11名業務能手參加比賽。省委政法委副書記趙沂旸為選手頒獎并作培訓總結講話。
人人都是社會治安的建設者,案案都是營商環境的試金石。為更好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省委政法委組織矛盾糾紛化解能力提升培訓,緊緊著眼基層實際,堅持一次圍繞一個主題、研究一類問題、學會一種方法、化解一批矛盾,使基層在以學促干中不斷深化對“楓橋經驗”內涵的理解,不斷增長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的本領,提升了工作質效。
一個典型案例帶出一類方法,一類方法解決一批問題,方法對頭,一步一層樓。這次各市選送11個典型案例,內容豐富,示范性強。陽泉市城區董殿英在《“0353幸福列車”平安號多化解止紛爭》中展示如何將社區打造成“全國社區治理十佳案例”;臨汾市翼城縣南唐鄉曉史村村民調解委員會主任姚燕講述自己帶病工作,堅守在調解群眾矛盾第一線,詮釋共產黨員就是要時時刻刻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本色初心;運城市一級人民調解員、26年老支書徐正平通過以案說法,向大家介紹了“三字調查 八法運作”調解技巧;晉城市陽城縣法官張亞妮多年調解的感悟:“用自己的調解贏得群眾的稱贊,讓人民群眾增強幸福感?!?;朔州市山陰縣樊慧敏在《建立“456”聯商調處機制實現企地矛盾及時就地化解》中向大家展示了運用矛盾調處使北周莊鎮和諧發展的圖景;太原市調解協會副會長王俊龍在《人民調解的技巧和方法》中講述了調解不是和稀泥,是要像熨鐵一樣將當事雙方心中的褶皺熨平的工匠精神;長治市長子縣張琳說:“要心里裝群眾、腦中有宏圖、手中有方法,腳下接地氣,才能做好調解工作?!?;大同市云岡區劉志新從一個網格員的視角講述了自己如何在網格工作與矛盾化解中發揮作用;呂梁市汾陽市涉法涉訴信訪服務中心主任王瀚東在《運用“7788”工作法化解涉法涉訴信訪矛盾糾紛》中說:“只要我們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任何矛盾糾紛都有化解的辦法,都可以找到解決的方案?!?;忻州市岢嵐縣張文翰在《把握八個環節扎實做好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的案例中扭住“讓群眾有說話的地方,讓群眾有說理的地方”進行展示;晉中市和順縣宋海波在《公平公正 依法調解》中說:“矛盾調解就是要讓人民滿意、讓群眾放心、守護平安和諧……”
大家帶著責任學、帶著案例研、帶著問題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紛紛表示要把矛盾糾紛化解責任扛在肩上,用學到的新本領,在基層崗位堅決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解決在一線,讓“楓橋經驗”在山西大地開出最美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