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警16年來,他始終默默地奮戰在基層警務工作最前沿,踏實肯干,敬業奉獻,先后榮獲省公安廳“建黨一百周年安保維穩先進個人”和“全市公安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特別是2019年“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活動中,他作為“一村一輔警”駐村試點的踐行者,勇于創新,積極探索出的村級警務新模式受到上級領導和村民的肯定和贊許。他就是壺關縣公安局龍泉派出所一名普通的社區輔警——王貴慶。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故事吧!
黨建引領
“三位三定”一體化奠定堅實保障
龍泉鎮谷駝村是一個有183戶509口人的小村子,馳名品牌“郭氏羊湯”便誕生在這里,交通便利,群眾思想活躍,矛盾糾紛時常發生。為了抓好試點,培養典型,為企業保駕護航,為村民護佑平安,壺關縣公安局黨委決定在該村建立警務室,探索一套村級警務工作模式。
當領導找王貴慶談話時,他斬釘截鐵的說:“只要工作需要,我責無旁貸?!弊鳛橐幻伯a黨員,王貴慶深知黨建工作在基層警務工作中的重要性。抓工作先從黨建引領開始,在縣局黨委的大力支持下,形成了縣局黨委、鄉鎮黨委、村黨支部三位同步,并在黨支部推行定期召開村支兩委會,把村級警務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定期召開黨員大會匯報警務工作情況;定期召開村民代表會議通報警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逐步形成了“三位三定”一體化黨建引領警務室工作模式。在此基礎上堅持黨建工作與警務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和組織保障。
管控同步
“三網三望”明晰化扎牢防范籬笆
農村的防范薄弱點在哪里?怎樣在農村推行管控工作?既是考驗駐村輔警全方位理解新時代“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的內涵所在,更考驗駐村輔警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王貴慶一頭扎進群眾中,全面了解群眾所需所求,掌握到常住村民偏老齡化,法律意識淡薄,爭強好勝導致矛盾糾紛不斷,甚至部分村民安全感缺失。他借鑒外地經驗結合本村實際,提出了網罩式防控、網格化管控、網絡化宣傳和推行鄰里守望、重點觀望、救助探望的“三網三望”模式,將全村183戶劃片分區,由一名村干部或黨員和村民代表、網格員擔任網格長,組成16個巡防小組,每天定時不定時巡防,并在警務室以電子屏形式明確各自區域和職責,同時組建網絡宣傳群以村民小組的形式及時進行防詐騙、禁毒、護林防火等法制宣傳。在警務室開播專題宣傳屏,針對性宣傳。在村委活動中心建成法治文化宣傳走廊,更直觀地看到圖文并茂的法制宣傳。并在全村主要進出路口、重要場所安裝監控設施,在全村筑起一道安全防范屏障。
為使防控工作精細化,把觸角延伸到家家戶戶,王貴慶借助16個巡防小組推行鄰里守望模式,并以順口溜的方式,制定了《鄰里守望公約》,做到互幫互助、互看互守。針對重點人員,由守望小組定期觀察式觀望,隨時掌握動態,隨時匯報情況。同時將村級警務工作和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與村支兩委干部對三類監測戶定期走訪探望,訪貧問寒,濟困救難,全村治安防控逐漸步入規范化軌道。
駐村企業山西郭氏食品有限公司緊鄰省道,以前發生過盜竊案件,警務室駐村工作以后,王貴慶除組織轄區網巡隊伍展開常態化巡邏外,并督促企業完善人防、技防措施,配備了四名專職保安,安裝了監控,并每天由一名公司領導進行值班守防,再無任何案件發生。
群策群力
“三聯三帶”程序化有效化解矛盾
為了實現“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目標,王貴慶緊盯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村級矛調工作方法,并且程序化展開,讓矛調工作一目了然。警務室開展工作之初,他充分利用轄區有利資源,將郭氏食品有限公司駐企律師引進到轄區矛調隊伍中,結合日常調解方式,推出了律師、民警、村委矛調小組三方聯動,群策群力抓矛調格局,并針對矛盾糾紛排查調解的復雜性、可行性,實行駐村輔警帶領,民調小組成員帶頭、律師輔助帶動矛調工作的開展。從受理到調解結束,明確流程,細化分工,形成了“三聯三帶”程序化工作方法,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提升了調解質量和效果。駐村三年以來,先后組織調解矛盾糾紛69起,都得到了圓滿解決。
在強化矛調的同時,王貴慶還不忘法律宣傳教育,成功阻止電詐案件13起,有效維護了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谷駝村連續三年刑事案件零發案,先后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和“山西省文明村”、“長治市級平安村”等榮譽。
真誠為民
“三勤三到”情感化彰顯警民情深
王貴慶性格耿直心直口快,他常說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在日常工作中只要做到勤走訪、勤勸導、勤服務就能與老百姓打成一片,只要情況掌控到位,解釋工作到位,就沒有化解不了的矛盾。關鍵是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深植心中,帶著感情去工作,老百姓就會愛戴你、擁護你。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入職社區以來,王貴慶的足跡踏遍了片區十二個村的山山水水,更是走遍了谷駝村的家家戶戶。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有求助,他總是想方設法去幫助。2021年7月,有人報警,張某被媳婦娘家的侄兒打了,傷雖不重,但雙方因而產生極深的矛盾。王貴慶經走訪得知,原來小舅子借了張某兩萬塊錢,后來小舅子因腦梗臥病在床,經濟來源全靠媳婦打零工維持,久要未果發生口角,一氣之下將小舅子告到法院。法院判決每月支付1000元,雖然他也按時給付,但小舅媳婦心中有氣,冷言冷語,張某心中怨氣頓生,酒后到小舅子家吵鬧,被其兒子打成輕微傷。王貴慶掌握情況后,連續上門調解、明理釋法,最終真情融化了堅冰,真言融合了親情,雙方重歸于好。
片區有6名孤寡老人和殘疾人,生活困難,王貴慶都會定期登門看望,送生活用品、送藥品,個人累計資助2100元。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據不完全統計,王貴慶為村民代辦公安業務230余起,協調辦理非公安業務20余件,辦好事、實事16件次。
在基層這片沒有鮮花與掌聲的廣袤土地上,王貴慶不問收獲、俯首耕耘,用他的責任與擔當,真情與實干奮戰在最基層,為群眾筑起平安的堅實防線。他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每一件小事都彰顯出他的盡心盡責、忠誠為民,有他在身邊,谷駝村的百姓就多了一份安心、貼心、暖心。
來源:平安長治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