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正常成年人的血量是4000~5000毫升,25年來,市公安局萬柏林分局情指中心主任葛峰無償獻血149次,獻血量累計達50400毫升,約為10~11個成年人血量的總和。今年6月,在太原市2023年世界獻血者日宣傳表彰大會上,葛峰榮獲“2020-2021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終身榮譽獎”,這也是國家首次設立該獎項。
▲ 葛峰獻血
6月25日一早,葛峰又一次來到太原市血液中心,工作人員為這位“老熟人”辦理登記手續,和他一起來獻血的還有他的6名同事。受葛峰影響,全市公安系統越來越多的民警正在加入到無償獻血的愛心隊伍中。
“很有價值,無上光榮”
從手寫的獻血證到網絡平臺可查的獻血記錄,從捐獻全血到成分血,截至目前,葛峰堅持無償獻血25年,獲得過3次“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說起第一次獻血的經歷,葛峰記憶猶新。那是1998年10月1日,彼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剛剛施行,途經五一廣場的他正好看到現場宣傳,“覺得是件好事,能幫助別人,很有意義”,于是上前咨詢醫護人員第一次獻血,連他也沒想到,這件事會成為他此后人生的重要部分。
為保持血液“隨時達標”,身體“隨時健康”,葛峰在平時生活中特別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起初,家人不理解他,擔心影響他的身體健康。后來,家人看他的身體并沒有因此出現不良影響,也就開始支持他。
除了定期獻血,有病患急需大量血液時,葛峰也會第一時間趕到附近站點獻血。
“太原市臨床經常出現應急狀態,會急需大量血液,醫院找到我們,我們就趕緊打電話招募獻血志愿者,這么多年來,只要葛警官接到電話,都會盡量趕來,堅持下來非常不容易,非常感動!”市血液中心機采服務一科的工作人員侯曉巖連用兩個“非?!?,表達對這位無償獻血者的敬意。
在太原市2023年世界獻血者宣傳表彰大會上,葛峰作為獲獎代表發言,“用我們可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再生的生命,能為社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覺得很有價值,也無上光榮”。真誠而樸素的語言,贏得了現場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采訪當日,同葛峰一起來到市血液中心的還有6名年輕民警、輔警。他們中有的是第一次獻血,有的和葛峰一樣是獻血站的志愿者。
“大家看我平時工作、生活都不受影響,減輕了對于獻血的恐懼和疑慮,慢慢地也就加入進來了。很高興,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獻血隊伍。今年我們單位一對輔警夫妻,還用獻血的方式慶祝他們的結婚紀念日,太有意義了!”葛峰說,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多年來他一直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拓展“獻血朋友圈”,從而帶動更多年輕人加入到無償獻血的行列中來。
2022年冬季,寒冷的天氣讓獻血人數驟減,而臨床用血量需求卻與日俱增。得知情況的葛峰,相約10余名部門同事及家屬走進獻血站,大家擼起袖子,捐獻熱血,那一幕,感動了現場工作人員。正是他們的無私付出,讓一個個生命再次鮮活、幸福、圓滿。
萬柏林分局民警張婷已經是第三次獻血,最初,她在單位得知了葛峰的事跡后,深受感動而走進獻血屋。后來,懷孕生子的她經歷了生產緊急調集血漿的過程,更是切身感受到無償獻血的重要意義。今年,身體恢復健康的張婷,再一次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公安萬柏林分局民警在葛峰的帶動下加入到無償獻血的愛心隊伍中。
“是‘獻血達人’也是帶頭人”
走進萬柏林分局情指中心,電話鈴聲不絕于耳,值班民警認真接聽每一個來電,他們緊盯屏幕,整合數據,再向各基層單位派出處警指令。這里是葛峰工作戰斗的地方。
1999年,公安刑偵改革,葛峰從機關來到一線作戰單位刑偵大隊;同年,他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繼續從事刑偵工作,他經手的案件“零差錯”“零投訴”。
2018年,葛峰調整崗位至分局情指中心擔任主任。情指中心是分局的信息流轉和應急指揮部門,全年365天、一天24小時高效運轉。面對緊張的工作內容,葛峰夜以繼日地守在單位,在干中學、學中干,迅速進入工作狀態,熟練應對重大案事件,對突發情況進行應急指揮調度,通過警情研判針對性提出打防建議,全力守護轄區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
一邊是緊張有序的工作調度,一邊是殷殷熱血傳遞的生命希望,葛峰哪個都不想落下。因工作繁忙,沒有專門的時間鍛煉身體,他盡量選擇步行通勤,工作鍛煉兩不誤。
“葛主任一身正氣,工作恪盡職守又平易近人。我們都知道他這么多年堅持獻血的事情,很受感動。他是我們警營里的‘獻血達人’,也是我們的帶頭人,局里很多民警、輔警都是在他的帶動下加入到獻血隊伍?!比f柏林分局情指中心指揮長盧靜說。
在葛峰的帶領下,萬柏林分局情指中心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齊心協力謀發展的良好工作氛圍,多次榮獲分局“年度先進集體”,并獲評省級“巾幗文明崗”“山西省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
不論是無償獻血志愿者,還是光榮的人民警察,葛峰都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錚錚誓言。
來源:晉陽劍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