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偏關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持續開展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堅持人民群眾在法治鄉村建設中的主體地位,以“鄉村振興·法治同行”專項活動為抓手,統籌推進平安、法治“兩個建設”,把“自治為基、法治為本、德治為先、數治為輔、善治為魂”作為鄉村法治建設的基本思路,為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奠定了堅實的法治基礎。
一、黨委重視、政府支持、社會參與。偏關縣委高度重視鄉村法治建設,將法治鄉村建設納入全面依法治縣和鄉村振興總體戰略,縣政府圍繞法治鄉村建設,從資金、人員等方面給予保障。各鄉鎮組建了由鄉鎮黨委副書記為組長,分管副鄉鎮長為副組長,鄉鎮執法人員、派出所所長、司法所長、網格長(員)、人民調解員、免費法律咨詢人員、“法律明白人”等組成的鄉村法治建設工作組,在法治鄉村建設中發揮法律法規“講解員”,矛盾糾紛“調解員”、社情民意“收集員”的積極作用。各部門專門指定一名副職分管法治鄉村建設。同時,組建了由退休干部、退伍軍人等組成的法治鄉村建設社會監督員。全縣上下實現法治鄉村建設工作有人領、責任有人擔、任務有人推的工作局面??h司法局進一步發揮統籌指導作用,不斷凝聚構建“大普法”工作格局的力量,為法治鄉村建設搭建服務實踐平臺,大力營造良法善治的法治鄉村建設氛圍,共同推動鄉村法治建設。
二、狠抓鄉村治理,突出“五治融合”。堅持狠抓鄉村治理,突出“五治融合”賦底蘊。一是強化自治的支撐作用。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村級議事決策制度,制定完善“一約四會”,突出“能人帶動”行動,縣級部門完善相關支持政策29項,146名能人帶動91個村2990余人增收致富,不斷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村集體經濟收入超10萬元62個村、超100萬元的2個村,進一步提升農村自治組織功能。二是強化法治的約束作用。組建了偏關縣訪調對接委員會,構建訴前委派調解、行政調解、人民調解“三調”對接機制。完善和落實“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全縣150個行政村和6個社區法律顧問全覆蓋,培養法律明白人468人;推進村委會規范化建設和村務公開“陽光工程”,選優配強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推進鄉村兩級調解中心規范化建設,完成人民調解15件、司法調解32件、法律咨詢256件;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依法管理農村宗教事務,加大對農村非法宗教活動和防范境外宗教滲透活動打擊力度,建設平安鄉村。三是強化道德的教化作用。大力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建立道德激勵約束機制,評選文明家庭128戶、星級文明戶4492戶、文明村鎮98個,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向鄉村延伸,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優秀傳統文化,開展移風易俗、孝善敬老、示范引領等行動,建設“長者餐廳”示范點10個,增強農村文明意識。四是強化數治的賦能作用。結合數字鄉村示范創建,打造數字鄉鎮8個、數字鄉村4個、數字社區1個,力爭成為全市數字鄉村高質量發展示范樣板。學習借鑒“千萬工程”,對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進行改造提升,鄉村環境“臟、亂、差”現象得到全面整治。開展農村改廁“提升年”活動,以釘釘子精神對3789座問題廁所進行了改造,不斷提升數治賦能鄉村治理水平。五是強化善治的維穩作用。學習借鑒“楓橋經驗”“浦江經驗”,推行“信訪代理”制度,設立鄉、村兩級信訪代理機構,聘請信訪代理人,真正實現了把“服務窗口”設在群眾身邊,把矛盾沖突化解在一線,把困難問題解決在基層。目前代理站共走訪群眾26次,化解矛盾53起。完善村級應急預警機制,圍繞突發事件和防汛抗洪、搶險救災等急難險重任務,及時做好疏導和信息報送,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農村社會穩定。
三、深化法治實踐,社會治理效能明顯加強。一是“關鍵少數”更加注重法治建設。落實領導干部述法制度,推進縣鄉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全覆蓋。通過“農村學法用法大講堂”、干部在線學習、“法律大講堂”等方式,組織公務員開展法治培訓和考試,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述法考評制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覆蓋率達100%;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加強領導干部學法用法,推行會前學法制度,今年以來,全縣各級黨委(黨組)會前學法達到300多次,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和法治能力持續提高。二是能力現代化建設得到有效提升。進一步優化法律服務水平,組織全縣8個鄉鎮的行政村居和社區居委會簽訂2023年法律顧問合同。建立了基層法律服務全覆蓋履職評議和工作例會制度,加強我縣基層法律服務全覆蓋的監督和管理。進一步優化公共法律服務供給,與忻州市泰和公證處簽訂了線上公證合作服務平臺協議,2022年以來,先后完成公證事項20件,實地公證2次。經過與省市司法行政部門對接爭取,成立了“山西智耀律師事務所”。推送的《偏關縣實施鄉鎮輪流“小切口”執法行動“沉浸式教學”助力鄉鎮綜合執法“起好步”》的先進做法和經驗被山西省一級刊物《支部建設》刊登。三是法治文化建設氛圍更加濃厚。加強法治文化實體陣地建設。統籌轉移支付資金建設的依法保障“一泓清水入黃河”法治主題公園項目已完成規劃設計,正在推進建設。各單位、各部門、各鄉村在打造黨建陣地中都融入法治元素。通過法治陣地建設,形成一批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區域性法治文化集群,法治文化陣地覆蓋面不斷擴大。加強法治文化傳播陣地建設。普法主管部門通過普法微信公眾號、普法專欄等重要新媒體資源,形成立體化、多渠道、全方位的法治宣傳方式。加大新媒體普法產品研創力度,創建“偏關司法普法平臺”,線上原創作品宣傳15次。開展“送法下鄉”演出2場次,推動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賦予偏關傳統文化符號新的時代精神和法治色彩。
下一步,偏關縣將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重大部署,以提升普法針對性、法治實效性為著力點,總結法治鄉村建設經驗,在全縣積極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努力實現法治建設與鄉村振興同步推進、同步提升。
來源:偏關政法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