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陽城縣人民法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在推進法治陽城建設中擔當作為,廣泛開展法律知識宣傳,積極引領廣大群眾學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為我縣社會穩定筑牢了法治基礎。今年來,在全市兩級法院開展的“司法公正感受度深化年”活動基礎上,陽城法院黨組特推出“四個一”工程,其中,本公眾號推出“一案一說法”專欄,為廣大群眾普及法律知識,提升法治思維、法治意識,系統刊發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請大家持續關注?!?/p>
無良商家揭秘,不良行為曝光……
隨著網絡媒體的快速發展,網絡曝光成為很多人披露不良行為、維護自身權益的選擇之一。但在這個過程中,網絡曝光行為是否會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名譽侵權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請看以下案例 ↓
基本案情
翠華和程清都是A小區的業主,由B物業公司管理。
因為小區停車收費問題,翠華和程清分別在抖音和今日頭條上發布包含“物業亂收費”字樣的視頻,抖音瀏覽量、點贊量過百,在小區群里也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圖源網絡侵刪)
后來,B物業公司因翠華和程清發布的信息無法繼續物業管理工作,小區業主對物業公司怨聲載道,翠華和程清也希望通過輿論壓力讓原告物業公司對小區的問題得到重視。
事情愈演愈烈……
近日,B物業管理公司一紙訴狀,將翠華和程清告到了法院。
B物業公司訴稱,被告翠華、程清均是原告物業公司管理的小區的業主。因收取停車費的問題,二被告在沒有和原告物業公司溝通的情況下,被告翠華和程清分別在今日頭條、抖音和業主微信群中發布不實消息,惡意詆毀原告物業公司,對B物業造成不良影響。并要求二被告撤銷在今日頭條、抖音等平臺發布的不實消息,并在今日頭條、微信群、抖音賠禮道歉,恢復原告物業公司的名譽、消除不良影響;并要求二被告賠償發布不實消息給原告帶來的經濟、名譽損失共計106000元。
翠華和程清辯稱,在今日頭條和抖音上發布的信息是小區業主向市、縣巡查組反映的小區存在的問題,并非捏造,而這些平臺的轉發量和點贊量等也不是被告所能控制的,被告也未組建過小區微信群,是群內成員的留言,事實上小區業主認為原告在沒有經過合法程序的情況下就收取停車費用是不合理的。
審理判決
(圖源網絡侵刪)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承辦法官分別聽取了原被告的意見,也更加了解了雙方的心理。法官耐心細致地為二被告講解法律知識,并做雙方調解工作,二被告深刻反省了自己的不當言行。翠華和程清當庭刪除了發布的視頻,并表示在以后愿意盡自己最大的誠意與原告物業公司進行溝通。
最終,在法庭主持下雙方達成和解:
翠華和程清撤銷在各平臺上發布的 B物業相關視頻,并在小區微信群里向B公司賠禮道歉。
B物業公司自愿放棄要求二被告賠償由于發布不實言論給原告帶來的經濟、名譽損失費106000元。
法官提醒
法治社會,任何人的權利都應受到平等保護,解決任何糾紛都應在法律框架之內。即便經營者存在一定過錯,也不代表其隱私、名譽、聲譽等權利不受法律保護。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違法者的隱私權、名譽權等權利只有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受到某種限制,如發布“老賴”黑名單、發布通緝令等。
網絡無限,行為有度,網絡“維權”,小心侵權。抖音、快手等社交APP作為具有公共空間屬性的網絡媒介平臺,在這些平臺上發布的視頻、文字等信息的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不特定,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在網絡上的言論和行為負責。在法治社會,我們的一言一行均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約束,凡事須三思而后行。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條規定:
“行為人因侵害人格權承擔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的,應當與行為的具體方式和造成的影響范圍相當。行為人拒不承擔前款規定的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報刊、網絡等媒體上發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書等方式執行,產生的費用由行為人負擔?!?/p>
來源:陽城法院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