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西防城港市公安局深入推進“創人民滿意公安”活動,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互聯網+警務”大數據應用理念為引領,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廳出入境管理總隊及科信總隊的業務和技術指導下,經過3年多的研發,2023年5月,防城港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在全國率先推行互聯網全流程邊境游自助辦理,實現了由傳統人工辦理到創新“互聯網+”自助辦理的轉變,為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的發展創造了優質高效的出入境服務環境。
群眾在接待大廳排隊自助辦理業務
多方協同,實現業務“掌上辦”
如今,出國旅游成為一種新潮流。按照傳統模式,中國公民辦理邊境旅游通行證,需本人持居民身份證手動填寫申請表、粘貼申請照片,聯系委托的旅行社到指定的公安機關辦證點辦理,材料繁雜、辦證時間長、民警審核壓力大、群眾體驗差,尤其在春節、國慶節等節假日,群眾的等待時間大幅延長,投訴也相應增多,對邊境旅游的發展不利。
工作人員耐心指導群眾自助辦理“邊境游”業務(央廣網發?防城港市公安局供圖)
2018年,防城港市獲批邊境旅游試驗區,經東興口岸出境旅游人數迅猛增長,邊境游辦證量由2013年的3.5萬到2019年的34.6萬,增長幅度達10倍之多,分別占廣西、全國總辦證量的97%、42%,2019年單日最高受理量達8000人次。
為了解決群眾辦證難的問題,防城港市公安局開通內外網安全通道和數據核查接口,同時主動聯系邊檢、文旅等相關部門,了解系統建設需求,進行數據匯聚融合,打通了上下、平行、內外網系統數據通道,解決了申請接口、流程再造、系統平臺三大對接難點。參加邊境旅游的游客只需要在支付寶和微信小程序“桂警通辦”、廣西電子政務平臺等外網平臺申請,即可辦理所有邊境游的申請手續,實現了系統內網向互聯網、人工填報向智能輸入、8小時工作時間辦理向全天候隨時辦理的共享互通的突破。
流程再造,實現辦證“零等待”
“互聯網+”,流程便捷是基礎,功能強大是關鍵,服務到位是重點。
互聯網全流程邊境游自助辦理業務對原有的流程進行優化再造,實現“一次申報,全程辦結”,游客通過網上申請自動預審、“后臺人工+自動審批”相結合,由原來的18個申領流程壓縮重組為5個流程,利用微信公眾號即可完成邊境游辦證排隊叫號、辦理查詢、業務繳費、面見領證四個功能,實現辦證時間由30分鐘壓縮至5分鐘,解決了排隊時間長、出錯率高、重復提交手續、調閱系統資料慢等一系列難題,真正做到“一次申請、立等可取”。
群眾線上提前預審,線下快速辦結
截至6月25日,系統上線1個多月以來,防城港市出入境管理部門共受理邊境旅游辦證6.9萬人次,其中,“五一”假期共受理邊境旅游辦證業務約1.3萬人次,滿意率達100%,實現“零投訴”。
推行電子檔案,實現辦證“零成本”
防城港市公安局推行電子檔案,實現成本節約
邊境游系統升級改造后,網上受理申請,取消了紙質申請材料,自動生成邊境旅游辦證申請表并建立電子檔案庫。按照每年32萬件的辦證量來算,一年至少可以節省4.5噸印刷紙,節約開支約25萬元,同時為群眾帶來便捷優質的服務體驗。
邊境旅游自助辦理系統的研發,是深化“互聯網+”出入境服務,將出入境業務從線下延伸至線上的創新舉措,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充分體現了出入境管理部門以“創人民滿意公安”活動為抓手,凝心聚力齊抓共管深化各項服務措施,大力推進各項便民利民惠民措施落實,讓老百姓感受到“放管服”改革帶來的實惠和便利。